| 别名 | 丝瓜藤、 |
| 出处 | 《纲目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》 |
| 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微寒、平、小毒、 |
| 味 | 苦、甘、 |
| 归经 | 心、肾、脾、 |
| 功效 | 健脾、止咳化痰、杀虫、调经、补中、和血、解暑、活血、舒筋、消水肿、舒筋活血、通经活络、杀虫解毒、解毒杀虫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鼻中时时流臭黄水,甚至脑亦时痛:丝瓜藤近根三、五寸许,烧存性为细末,酒调服之。(《医学正传》) ②治牙宣露痛:丝瓜藤阴干,临时火煅存性,研搽。(《海上妙方》) |
| 用法 | 1~2两。 内服:煎汤,1~2两;或烧存性研末。外用:煨存性研末调敷。 内服:煎汤,30-60g;或烧存性,研末,每次3-6g。外用:适量,煅存性,研末调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