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川乌头尖、附子尖、川乌尖、川乌尖、乌头附子尖、 |
出处 | 《纲目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毒、热、 |
味 | 辛、 |
归经 | 胃、肝、肺、 |
功效 | 吐风痰、祛寒止痛、 |
应用举例 | ①吐风痰癫痫:乌头附子尖,为末,茶服半钱。(《纲目》) ②治卒中急风,眩运僵仆,痰涎壅塞,心神迷闷,牙关紧急,目睛上视,及五种痫病,涎潮搐搦:石绿(研九度飞)十两,附子尖、乌头尖、蝎梢各七十个。上将三味为末,入石绿令匀,面糊为丸,如鸡头大。每服,急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丸,更入酒半合温暖服之,须臾吐出痰涎,然后随证治之,如牙关紧急,斡开灌之。(《局方》碧霞丹) ③治小儿慢脾惊风,四肢厥逆:附子尖一个,硫黄枣大一个,蝎梢七个。为末,姜汁、面糊丸,黄米大。每服十丸,米饮下。亦治久泻尪羸。(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) ④治脐风撮口:生川乌尖三个,全足蜈蚣半条(酒浸炙),麝香少许。为末,以少许吹鼻得嚏,乃以薄荷汤灌一字。(《永类钤方》) ⑤治奔豚痛,疝气或阴囊肿大:川乌尖七个(生用),巴豆七枚(去皮,只去九分油)。上为末,糕糊丸如梧桐子,用朱砂、麝香为衣。每服二丸,同青木香丸三十粒,空心冷盐水下。三、两日一服,不可多。(《澹寮方》青铃丸) ⑥治木舌肿胀:川乌尖、巴豆。研细,醋调涂刷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 ⑦治牙痛难忍:附子尖、天雄尖、全蜗各七个。生研为末,点之。(《永类钤方》) ⑧治陷甲割甲成疮,连年不差:川乌头尖、黄柏等分。为末,洗了贴药。(《养生必用方》) |
用法 | 内服:入丸、散或煎汤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内服:入丸、散或煎汤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|
注意事项 | 虚人及阴虚阳盛者忌服。 虚人及阴虚阳盛者忌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