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鮅、赤眼鱼、红目鳟、红眼棒、红眼鱼、醉角眼、野草鱼、鳟鱼、 |
出处 | 《纲目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《纲目》:鳟鱼,处处有之。状似鍕而小,赤脉贯瞳,身圆而长,鳞细于鲜,青质赤章。好食螺蚌,善于遁网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酸、 |
归经 | 胃、 |
功效 | 和中、暖胃、止泻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煮食,100-200g。 |
注意事项 | ①《七卷食经》:"多食发疮。" ②《纲目》:"多食动风热,发疥癣。" 患疮疡疥癣者慎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