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山高粱、八木条、山高梁、珍珠杆、花儿杆、高楷子、珍珠梅、 |
| 出处 | 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 出自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 |
| 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茎皮呈条状或片状,长宽不一,厚约3mm。外表面棕褐色,有多数淡黄棕色疣状突起;内表面淡黄棕色。质脆,断面略平坦。气微,味苦。 |
| 炮制 | |
| 性 | 毒、寒、 |
| 味 | 苦、 |
| 归经 | 肝、肾、 |
| 功效 | 消肿止痛、活血祛瘀、活血散瘀、 |
| 应用举例 | |
| 用法 | 茎皮、果穗2~4分,研粉吞服;枝条3~5钱,水煎服。外用适量研粉,调敷患处。 内服:研末,2~4分(如恶心呕吐可减量)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内服:茎皮、果穗,研末,0.6-1.2g;枝条,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未调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