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大良姜、山姜、良姜、大高良姜、 |
出处 | |
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:根茎呈圆柱形,有分枝。长8-12cm,直径2-3cm。表面红棕色或暗紫色,有波浪形的淡黄色叶痕形成的环节,节间长0.5-Icm,具纵皱纹;根茎下侧有根痕。质坚韧,不易折断,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,纤维性,皮部占2/3,内皮层明显,维管束星点明显可见,木部与皮部分离。气芳香,味辛辣。以分枝少、色红棕、气香烈者为佳。 显微鉴别:根茎横切面:表皮为1列薄壁细胞。皮层薄壁组织中散有外韧型叶迹维管束;内皮层明显。中柱维管束外韧型,维管束鞘纤维的壁厚,层纹明显,胞腔细小,可见纹孔;木质部有3-6导管。薄壁细胞含淀粉粒;薄壁细胞间有较多的分泌细胞,内含黄色油滴或红棕色树脂状物。 |
炮制 | 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,筛去灰屑。 饮片性状: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厚片。周边棕红色或棕黄褐色,光滑或少有纵纹,偶见浅土黄色的波状环节与圆形鳞毛状根痕残迹。切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。质坚而疏松。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并粉性。气微香,味微辛辣。贮干燥容器内,置阴凉干燥处,密闭保存。 |
性 | 温、 |
味 | 辛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散寒、温胃、行气止痛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3-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 《云南中药志》:“胃热者忌服。” |